乌龙茶制备时注意什么 乌龙茶怎么制作
目录导航:
乌龙茶制备时注意什么(1)、适合制作的品种
金萱、翠玉、早乌龙、青心乌龙、铁观音、黄旦、梅占、毛蟹等。
(2)、鲜叶标准
台式乌龙茶的采摘要求为带芽或小开面的二叶、三叶嫩梢。梗柄留约米粒长,太短叶子易脱落,太长会影响造型。原料要保持很高的新鲜度,防止闷青和非工艺晒青。
(3)、晒青
台式乌龙茶都要求晒青,因台式做青较轻,不经太阳晒青,清香难显。其方法是将茶青集中到下午2时晒青,有遮阳网的工厂也可中午晒青。将鲜叶薄摊在8米×8米的晒青布上,摊叶量为每平方米0·5千克。在晒青过程中,做青工2人一组提晒青布角,向中间翻青,翻摊2一3次,以便晒青均匀。当晒青叶发出淡淡清香、手触有柔软感、刚失去光泽时,即迅速收青,减重约10%。
(4)、晾青
将晒好的茶青收回室内摊凉,待太阳味散失后薄摊在筛子上架静置晾青,晾青厚度为2一4厘米。金萱、翠玉、早乌龙、青心乌龙、黄旦等品种可薄摊,促进走水,以缩短做青时间;铁观音、梅占、毛蟹等品种不可摊得太薄,以免强制脱水,影响品质。
(5)、做青
做青的方法是由做青工用双手托茶青轻轻抖动,反复2一4次后,重新摊好茶叶静置。做青让茶青“还阳",静置让茶青“退青"。做青由轻到重,每次做青均要闻到青草气露出为适度。完成第一次做青静置约2小时后,又开始第二次做青。如此反复3一4次,待茶青失水率达25%,可确定为最后一次做青。
(6)、杀青
温度控制在3℃,先闷后透。刚投茶青时炒锅转速宜慢,以利闷炒。快出锅时要增加转速并可开吸气扇,以利透炒。台式乌龙茶遵循“老杀"的原则,即以炒青叶转暗绿色、手抓稍有刺手感、顶芽和叶尖稍有焦迹为适度。然后出锅回润,热闷10分钟,让水分重新分布,再上锅式揉捻机揉捻7一巧转后,摊于筛子上架回润。
(7)、包球
杀青叶回润2一3小时,水分重新均匀分布后,才进行包球造形工艺。该工序的茶机配备为4台速包机、1台莲花坐整形机、1台解块机、6台平板机、2台炒锅和1台自动烘干机。
(8)、烘焙针对不同销售地区的要求,用不同的“火功",采取相应的烘焙技术。对有甜香要求的地区,宜从60℃开启烘箱,头3个小时排水足干,以后每小时升温5℃,至兕℃,共烘8小时。对有焦糖香要求的地区,相应提高烘焙温度,延长烘焙时间,这个过程也称烘焙提香工艺。成品冷却后,真空包装贮藏。
综上所得,乌龙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,分为“跳动做青”、“摇动做青”、“做手做青”三个亚类,所以乌龙茶具有干茶绿、汤色绿、叶底绿,外形为球形或半球形,清香气味持久的特征!
1、制茶时茶叶原料要好;厂房机械设备要齐;制作工艺技术要正确。采茶要采一心二叶或一心三叶,梗在叶下0.5厘米,上午9:00点过后露水已干,茶青没有病虫害晴天采,茶青不能采大大小小、老老嫩嫩、需分批采收。
2晒青: 茶青应该在太阳没有下山前运回茶厂,这样才可以晒到青。晒青时主要看品种、茶青老嫩、采摘时间、天气。夏天及冬天的日光强度不同,在太阳下山离水平线40度角。叶面温度30-35℃为宜,观察牙叶第二叶光泽消失叶面成波浪凋萎状,应该停止日光萎凋。
3浪青: 茶青继续进行部分发酵,一般静止一个半小时或二个小时浪一次青(看茶而议)浪到有青味即可,浪青一次比一次重一点,茶青嫩要轻浪,茶青老要重浪,乌龙茶一般浪三至四次即可。浪完青后让它静止发酵4-6个小时即可杀青。
4炒茶与揉捻:炒青时一定要炒熟,炒后揉捻,中途翻一次,感觉有茶汁叶表有油光,静置一会让它回潮再过一次火,然后快速打包,打到一定程度感觉有粘捻茶汁已出来再过一次火,打包速度不可太慢,加温时不可加温太高,否则茶叶就不会鲜绿,过平板机时不可压太重,转二至三圈即可拿出解茶。
5 烘干: 乌龙茶揉球成形后必须先烘干,已知水60度就会蒸发,茶叶烘干最好用60-70℃才能保持茶香、茶味、茶色减少损失。烘焙的目的是利用适温改善茶叶的香气及滋味,去除青味及减轻涩味降低含水量,使茶的水色澄清艳丽利于储存。
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,是经过采摘、萎凋、摇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茶叶种类,那大家知道乌龙茶的基本制作工艺吗?不知道的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乌龙茶的采摘方法
1、保证采茶质量
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类,综合了红茶、绿茶初制后的工艺特点。茶青是制茶的原料,其好坏直接关系到毛茶的质量,因此乌龙茶对茶青采摘要求较严格。
2、及时分批采摘
一般在新梢顶叶开始对夹后3~5d(即半开面至开面)开始采摘,在整个采摘过程中,要特别注意及时分批采摘,采茶时间最好在早晨太阳晒干叶面露水后开采,正常天气9:00~12:00、13:30~6:00进行采摘,并统一上山,统一下山,便于晒青。采摘标准:应采1梢2~3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。
3、采摘方法
“骑马采",即拇指和食指捎捏住茶枝,叶子分在指的两边,轻力上折。该法保证茶青在采摘时不受损伤,使茶青在做青过程中发酵均匀一致,便于操作。采茶时,必须坚持5分开、3不要、2及时。
乌龙茶初制工艺
(1)、采摘
以下午采摘为宜,便于夜晚做青。
(2)、萎凋
可分晾青和晒青两个工序,交替进行。萎凋的方法有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槽萎凋。要注意萎凋程度。
(3)、做青
是摇青和静置(指二次摇青之间)交替进行的过程。摇青过程伴随走水现象(还阳或返青),静置中出现退青现象。摇青方法有手工水筛摇青、摇笼摇青和摇青机摇青。做青原则是摇青时间逐次增加,静置时间逐次延长,摊叶厚度逐次增厚,发酵程度逐次加深。
(4)、杀青
方法有锅式杀青和滚筒杀青。杀青要求高温短时,杀透、杀匀。
(5)、揉捻
要求重压、温揉。
(6)、烘焙
乌龙茶怎么制作采摘
乌龙茶采摘遵循“三叶开面采”的原则,即当顶叶芽形成时,采摘顶芽开面的二三叶或三四叶。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不同于绿茶,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,芽梢大小基本一致,老嫩适中,这也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口感品质的基础。
萎凋
萎凋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,也叫晒青、晾青。将采摘来的茶叶(也叫茶青)平铺在干净的筛子上,放置室外进行日光萎凋。待茶鲜叶的青气消失,叶表稍萎蔫无光泽时即可。这个工序要经历“晾青——晒青——晾青”三个步骤。
做青
做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,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。做青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,它是以摇青、晾青多次反复的工艺过程,其工序最为繁杂。
炒青
炒青即杀青,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,也是形成乌龙茶内质的重要步骤。乌龙茶的炒青和绿茶的杀青作用一样,都是抑制酶的活性,防止叶子继续变红,稳固成型后保证乌龙茶的品质。
揉捻
将杀青后的茶叶,经过反复的搓揉,使叶片形成乌龙茶所需要的形态,如球形或者条索伸展形。揉捻过程中挤出茶汁,与茶叶表面相互渗透,以使冲泡后的乌龙茶茶汤更加浓郁。“趁热、适量、快速、短时”,是揉捻的要求。
干燥
干燥即烘焙。目的是抑制酶性氧化,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,还可以消除茶叶的苦涩味,增加乌龙茶的甘甜醇厚。
乌龙茶发酵是哪个环节乌龙茶发酵是四个环节。
乌龙茶是经过杀青、萎雕、摇青、半发酵、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。乌龙茶有独特的冲泡方法,冲泡技巧的不同会导致茶叶的口感不一。乌龙茶还有“减肥茶”“健美茶”的美称,深受大众的青睐。
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,乌龙茶通常可分为轻度发酵茶(约10%—25%)、中度发酵茶(约25%—50%)和重度发酵茶(约50%—70%)。
乌龙茶第一次发酵:首先在温度为30℃、湿度为95%时,发酵30min;然后在温度为28℃、湿度为95%时,发酵40min;最后在温度为30℃、湿度为95%时,发酵32min;
摇青发酵:茶青通过摇青机或手工搅拌的摩擦运动,擦破叶缘细胞,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,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。通过摇、凉(即动、静)反复进行4-5次,历时8-10小时,使叶子由硬变软("活来死去"),古称为"消青",这达到"绿叶红镶边"。
第二道工序第四个环节。发酵是制造安溪铁观音乌龙茶的特有工序之一,发酵在乌龙茶也叫做青。做青能适当调节萎凋过程中水分蒸发和内含物自体分解。
乌龙茶的制作要比红茶、绿茶复杂得多。它吸取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作原理,通过复杂的制作工艺,造就了乌龙茶独特的色、香、味。
其初制原理步骤如下:
鲜叶——晒青——凉青——做青(碰青/摇青+静置)——杀青——揉捻——干燥
这里要注意的是,乌龙茶有闽南、闽北、广东、台湾四大派别,它们的制工原理都是一样的,但各地方的实际工序和描述可能会有所差异。的制作工艺可以如下概括:
1、采摘
乌龙茶采摘遵循“三叶开面采”的原则,即当顶叶芽形成时,采摘顶芽开面的二三叶或三四叶。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不同于绿茶,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,芽梢大小基本一致,老嫩适中,这也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口感品质的基础。
2、萎凋
萎凋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,也叫晒青、晾青。将采摘来的茶叶(也叫茶青)平铺在干净的筛子上,放置室外进行日光萎凋。待茶鲜叶的青气消失,叶表稍萎蔫无光泽时即可。这个工序要经历“晾青——晒青——晾青”三个步骤。
3、做青
做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,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。做青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,它是以摇青、晾青多次反复的工艺过程,其工序最为繁杂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