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茶山网 > 乌龙茶 > 正文

铁观音春茶的炒青标准 乌龙茶做青摇青转几转

导语:铁观音春茶的炒青标准是乌龙茶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,其青摇和青转的次数决定了茶叶的香气和口感。炒青时,铁观音春茶一般进行青摇2-3次,青转4-6次,以保持茶叶的嫩绿色。通过精细的炒青工艺,铁观音春茶能够展现出独特的果香和花香,成为茶叶爱好者的首选。

目录导航:

  1. 铁观音春茶的炒青标准
  2. 乌龙茶做青摇青转几转
  3. 乌龙茶揉捻适度的标准
铁观音春茶炒青标准

炒青需要注意“适当高温,投叶适量,翻炒均匀,焖炒为主,扬炒配合,快速短时”的原则,没有特定规律可循,需以经验“看青炒青”,如鲜叶粗老,水分少,则应该多焖少扬,历时宜短,程度亦轻,即“老叶嫩炒”,如鲜叶鲜嫩,含水量多,则应该多扬少焖,历时宜长,程度宜重,即“嫩叶老炒”。

炒青温度很重要,温度过高,易产生焦味;温度过低,易产生焖黄味。

炒青适度也很重要,需要用耳朵判断,“噼啪”声消失、“沙沙声”明显时应立即停止炒青。炒青叶有刺手感 。

乌龙茶做青摇青转几转

将晒青后的鲜叶置于摇青机(或水筛工具),进行第一次摇青,摇动一定的次数,将鲜叶摊放于凉青架凉青,静置一定的时间后,进行第二次摇青。周而复始,摇青4~5次不等。每次摇青的转数、静置时间、摊叶厚度,逐次增加。

鲜叶在摇青机中摇动,叶片互相碰撞,擦伤叶缘细胞,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。摇动后,叶片由软变硬,俗称“返青”。经过一定时间的静置,酶促氧化作用又相对减缓,使贮存于叶柄叶脉中的水分,慢慢扩散流向叶片,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,恢复弹性,叶子由硬变软,俗称“返阳”或“消青”。

经过如此有规律的数次“动”和“静”的过程,鲜叶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。叶缘细胞破坏,改变了其供氧条件,而发生轻度氧化,叶片呈现红边。叶片中央部分,叶色褪淡,由暗绿转淡绿再变为黄绿,即达到“绿叶红镶边”的理想程度。

随着水分的蒸发,推动梗脉中的水分和水溶性物质,通过输导组织向叶面渗透、运转,水分从叶面蒸发,而水溶性物质则在叶片内积累,这有利于香气、滋味的发展。

摇青要掌握“循序渐进”的原则。转数由少渐多,用力先轻渐重,摇后摊叶先薄后厚,凉青时间先短后长,发酵程度由短渐长。在8~10小时内,有控制地进行。例如,第一次摇90~120转,第二次摇200~250转,第三次摇400~600转,第四次摇500~800转。摊凉时间第一次1.5小时左右,第二次2~2.5小时,第三次3~4小时,第四次4~5小时。摇青还要掌握“看青摇青、看茶做茶”的原则。

乌龙茶揉捻适度的标准

乌龙茶的揉捻适度是非常重要的,它直接影响到茶叶的质量和口感。一般来说,乌龙茶的揉捻应该是轻揉重揉相结合的方式。

首先,轻揉是指将茶叶放在揉捻机中进行轻柔的揉捻,这有助于茶叶的鲜嫩度和香气的保留。揉捻时要注意力度不要过大,以免损坏茶叶的结构。

接着,重揉是指将轻揉后的茶叶进行较强的揉捻,这有助于茶叶的发酵和氧化过程。揉捻时要均匀用力,使茶叶能够充分接触空气,促进茶叶的发酵。

揉捻的时间也是需要掌握的,一般来说,揉捻的时间应该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工艺来确定,一般在10-20分钟左右。

总的来说,乌龙茶的揉捻适度应该是轻揉重揉相结合,力度适中,时间掌握得当,这样才能制作出优质的乌龙茶。

揉捻:从轻揉到重揉,再轻揉,中间解块2~3次。要揉得均匀,使条索紧结,叶细胞破碎在40%~50%之间为适度标准。

揉捻的作用:揉捻是在炒青时破坏了局部叶细胞组织及酶的活性之基础上,又一次对叶细胞组织的更大破坏过程,从而促成叶细胞内含物进一步渗出混合,并粘附于叶表,使茶叶色泽油润,外形美观,味香耐泡。揉捻后要及时摊开,及时烘干。解块:将茶条分散,使之不成团结块,便于茶条散去热量,散走水份停止发酵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茶山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chayeshan.com/wlc/58439.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红茶和绿茶的区别有哪些? 下一篇:红茶与柠檬可以一起泡喝吗 柠檬红茶代表什么意思

文章评论